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                數(shù)字報系

                移動端
      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西藏新聞網 > 阿里

                阿里版“楓橋經驗”初養(yǎng)成

                2019年09月19日 11:44    來源:中國西藏新聞網    記者 張黎黎
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: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僅2019年上半年,阿里地區(qū)兩級法院適用簡易程序和速裁程序案件占全部案件的50%以上。

                對于涉及農民工和農牧民的群體性案件,敞開“綠色通道”,集中引入訴訟程序,集中立案、集中審理、集中執(zhí)行,最大限度地避免群體性事件的發(fā)生。2018年至今,共處理涉拖欠農民工工資等糾紛達380件,涉及人數(shù)達950人。

                ……

                充分發(fā)揮司法引領、推動和保障作用,加強源頭治理、綜合治理、依法治理,精準對接人民調解、行業(yè)調解、專業(yè)調解……且看阿里版“楓橋經驗”社會治理體系初養(yǎng)成。

                服務前移——

                做強訴前多元分流平臺

                “我們始終堅持便民利民訴訟原則,深化和拓展訴訟服務功能,將調處能力強和經驗豐富的‘雙語’法官及法官助理、書記員安排在訴訟服務中心和立案大廳,對不具有可訴性的矛盾糾紛,積極引導當事人先行就近、就地選擇非訴調解組織解決糾紛?!卑⒗锏貐^(qū)中級人民法院黨組書記、院長趙宇彥認為,司法服務要前移,訴前多元化分流平臺建設功不可沒?!氨热?,對于勞動爭議、家庭糾紛引起的矛盾,法院積極引導當事人向勞動仲裁部門和婦聯(lián)、村(居)委會等組織進行調解,推動法院與行政機關、基層組織和人民調解形成多元化解糾紛的格局?!?/p>

                今年以來,阿里兩級法院共有156件非訴案件轉交給其他行政機關和基層組織處理,未發(fā)生一起調處不成引發(fā)纏訪鬧訪的案件。

                對于事實清楚、爭議不大的民商事案件,耐心細致地給當事人明法析理、說服疏導,力爭在立案前化解糾紛;對事實清楚、權利義務關系明確、具有金錢給付內容的案件,建議當事人走支付令程序并及時予以受理。

                截至今年7月,阿里兩級法院訴前調解案件共計129件,最大限度將糾紛化解在訴前,有效緩解了審判工作壓力。

                構建調解大格局——

                回應群眾司法新需求

                據趙宇彥介紹,目前,阿里地區(qū)共有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中心人民法庭,地縣鄉(xiāng)三級訴訟服務體系基本形成,積極與鄉(xiāng)鎮(zhèn)調解組織、村委會聯(lián)系,建立矛盾糾紛調解聯(lián)絡機制,實現(xiàn)了法庭審判調解與人民調解的有機整合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這種調解大格局的組建,一方面,強化了人民法庭立案導訴、接待接訪、疑難解答等服務功能,另一方面,也發(fā)揮了多元解糾隊伍職業(yè)化、專業(yè)化水平,為群眾提供一站式、集約化、全方位的司法服務。”趙宇彥說,3年來,通過巡回審判,阿里地區(qū)兩級法院調處矛盾糾紛共計459件,調撤率達93%以上。

                此外,阿里地區(qū)兩級法院還充分發(fā)揮法庭干警的橋梁紐帶作用,通過聽、看、問的形式,主動掌握社情民意,了解群眾所思、所想、所求,切實暢通民意溝通和表達渠道,把握群眾司法新需求、新期盼。對人民群眾提出的問題,及時協(xié)調上級法院和當?shù)攸h委、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,配合地方黨委、政府和村(居)“兩委”做好輿情引導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今年以來,轄區(qū)人民法庭先后受理和調處糾紛共計113件,指導人民調解員調解糾紛86次,收集社情民意共45條,轉交11條。

                主動治理——

                司法服務往細里走

                針對阿里地廣人稀、交通不便等實際情況,阿里地區(qū)兩級法院進一步打通司法服務“最后一公里”,做到服務于民,為群眾提供最前沿服務。

                噶爾縣法院、革吉縣法院等,積極與當?shù)剜l(xiāng)鎮(zhèn)、村(居)委會協(xié)調,在轄區(qū)矛盾糾紛集中點和易發(fā)的村(居)、易地搬遷小區(qū)內設立法官工作室 ,相繼設立工作室5間。同時,完善工作室駐室法官姓名電話和職責,采取“接警式”和“上門式”服務等相關工作程序。

                工作室派駐法官,通過定期定點深入鄉(xiāng)鎮(zhèn)、村(居),加強與群眾的溝通交流,適時掌握基層矛盾糾紛的新動向,與基層社會管理組織協(xié)同配合,對影響當?shù)亟洕鐣l(fā)展的苗頭性、傾向性、源頭性的矛盾糾紛,認真排查、聯(lián)動聯(lián)調、及時化解。

                據統(tǒng)計,法官工作室成立以來,接待當事人共205人次,調處糾紛53件。

                針對阿里地區(qū)建筑工程領域“多、散、亂”和發(fā)放草補金時牧區(qū)矛盾糾紛多等突出問題,主動治理,提前介入、提前防范,將便民服務窗口前移,通過法官坐班、發(fā)放便民聯(lián)系卡、法治宣傳等方式,提前排查矛盾糾紛,解決在萌芽狀態(tài)。

                加強聯(lián)動平臺建設——

                推行“6+X”多元聯(lián)動模式

                在地委政法委牽頭下,會同檢察、公安、司法、信訪等部門,制定《阿里地區(qū)關于建立訴調對接工作機制的實施細則》,聯(lián)合建立“訴調、檢調、公調、訪調”對接聯(lián)動機制。邀請政法委、法院、檢察、公安、司法、綜合治理職能部門、行業(yè)調解組織、仲裁機構等部門入駐訴訟服務中心,實現(xiàn)矛盾化解力量的資源整合和優(yōu)勢互補。同時,完善工作體系,常駐和非常駐結合,視情況隨時到位。制定工作流程、職能等制度,明確職能定位。

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德吉央宗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(xié)議廣告服務

              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          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          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
                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,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,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,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