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華網電(雪珍 柑丹鴦琦 實習生貢桑央吉)靜謐的午后,空氣里都是柏木的清香。次仁多吉盤坐在遮陽傘下,伴著周圍清脆的流水、水磨聲,輕揉著手中的香泥。隨后他用手一抓,迅速將香泥擠進帶孔的牛角器中,身子微微前傾,手指用上巧勁,一根根藏香便排在紗網之上。
這就是尼木藏香手工制作的過程,看似簡單,卻考驗著制香功底,只有經驗豐富的人才能將香泥擠得粗細均勻、筆直整齊。
圖為尼木藏香。新華網發(fā)貢桑央吉(實習生)攝
今年45歲的次仁多吉制香已近30年,是尼木藏香制作技藝傳承人。相傳1300多年前,現行藏文創(chuàng)始人吞彌?桑布扎將藏香的制作技藝傳授給了當地(今西藏拉薩市尼木縣吞巴鎮(zhèn))群眾。至今,這里的人們一直傳承著這項技藝。
“我們家?guī)状硕紩葡?,像我十六歲的時候已經能獨立制香、賣香了?!贝稳识嗉貞涍^去,“那時候路不好走,去賣香少則耗費六七天,多則半個月,能賺個一千元左右就不得了了?!?/p>
次仁多吉在制作藏香。新華網柑丹鴦琦攝
2008年6月,藏香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,傳承千年的尼木藏香成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非遺項目之一?!巴贪玩?zhèn)長期存在制香散戶多、規(guī)模小、生產經營混亂的問題?!蓖贪玩?zhèn)黨委書記張緒剛說,“為提升尼木藏香的整體質量和水平,我們致力于扶持適合的家庭作坊逐步向合作社、公司轉型,采取‘公司+農戶’的運作模式,提供更多就業(yè)機會,帶動更多群眾增收致富?!?/p>
“這幾年有了政府的扶持,我購買了藏香制作輔助機器,在保證藏香原料品質不變的基礎上,得以實現量產。”次仁多吉笑呵呵地說,“我還試著和批發(fā)商合作,通過淘寶、天貓、拼多多等平臺把貨賣出去,現在每個月收入能達到2、3萬元?!?/p>
次仁多吉在制作藏香。新華網柑丹鴦琦攝
談起未來,次仁多吉有個小目標。他說:“在繼承發(fā)揚傳統(tǒng)技藝的同時,我還想學習更多互聯(lián)網知識,自己開個網店,實現增收,同時讓藏香的味道飄到更遠的地方。”
如今,非遺傳承成為促進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“金鑰匙”?!跋乱徊?,我們將繼續(xù)推動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特色文化資源有效轉化為產業(yè)優(yōu)勢,結合藏香康養(yǎng)、沉浸式旅游、生態(tài)觀光等項目,促進文旅融合發(fā)展,讓非遺煥發(fā)新活力,讓群眾過上新生活。”張緒剛說。(完)
關于我們 丨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(xié)議丨 廣告服務
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