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                數(shù)字報系

                移動端
      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中國西藏新聞網 > 雪域時評 > 國內時評

                【這些暖心故事?】“背簍專線”

                2024年03月29日 10:54    來源:光明網-《光明日報》    
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: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【這些暖心故事?】

               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圣 黃漢鑫 李宏

                清早,天還沒亮,重慶軌道交通四號線石船站的入站口,一排排背簍整整齊齊碼放在一邊。葛口村村民羅光明和老伴,還有其他30多名菜農,早早守候在此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好撇脫(方便)!坐地鐵一個多小時就能到市區(qū),賣完菜下午還能回來做些農活?!钡却装l(fā)車的間隙,羅光明豎起大拇指對記者說,“以前進個城好麻煩!倒好幾趟公交車,坐兩三個小時,腦殼疼。碰上堵車,到了城里早市也收攤了。”

                這也難怪,這里距離重慶市中心足足有四五十公里嘞。

                這么辛苦,為啥非得進城去賣菜?

                “城里菜價高啊,賣得也快!”羅光明笑著說,以前他去臨近集市賣菜,不僅賣不起價,客流量還少,有時候等一天也不見得能把菜賣完。地鐵開通后,地里的菜見天賣得精光。

                6點20分不到,卷簾門緩緩升起。菜農們趕緊起身,挑起擔子、背起背簍,紛紛涌進車站。

                一筐、兩筐、三筐、四筐……車站保安陳全興雙手把著背簍沿兒,幫助一個又一個菜農上扶梯。幾趟下來,額頭上已是細細密密的汗珠。

                “賣菜不容易,能幫一點是一點!”陳全興用袖口把汗一抹,“慢慢地,車站有經驗了,很多地方都在改進嘞!比如提前幾分鐘開門,早點啟動電梯,方便老鄉(xiāng)們進站?!?/p>

                就這樣,隨著乘坐地鐵去市區(qū)賣菜的人越來越多,一條“背簍專線”在重慶的清晨形成了。

                善意匯聚的同時,也有質疑的聲音出現(xiàn)——背簍上地鐵,會不會占用過多空間?

                不是沒有考量?!坝腥巳ド习?,有人去賣菜。我們的公共交通既裝得下公文包,也容得下背簍和扁擔!”重慶地鐵通過調研發(fā)現(xiàn),菜農進城都在早8點之前,并不是最擁擠的早高峰時段,車站也專門配備了站臺和隨車的保潔人員,做好服務保障工作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哐當哐當……”6點32分,早上第一班地鐵準時進站。

                “來!”陳全興走到羅光明身邊,俯身把住簍子,倆人“嘿咗”一聲把背簍抬進了車門。


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德吉央宗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(xié)議廣告服務

              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          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          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
                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,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,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,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