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為“新一線城市”里閃閃發(fā)光的“西南明珠”,自帶流量的成都總是能吸引全國人民的目光。頻上熱搜的火鍋、串串,人潮擁擠的寬窄巷子,萌翻眾人的熊貓……都是成都獨特的標簽。最近,成都又一次闖入公眾視野,一條“成都房價增幅全國第一”的新聞連續(xù)幾天登上熱搜榜,可見大眾對于成都、對于成都房價的關注度一直未曾降低。
網紅打卡地寬窄巷子
熊貓是成都重要文化符號之一
從國家統(tǒng)計局公布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表現來看,成都2月份新房價格同比上漲8.6%,高居全國第一;二手房價格同比上漲9.2%,同樣高居第一。往前回溯,在全國房地產市場一片低迷的大背景下,成都新房二手房價格已經連續(xù)14個月環(huán)比上漲。由此來看,“成都房價”話題引發(fā)極大關注的原因倒也不難理解。
當前,成都樓市領跑全國,“新一線城市”量價齊飛、“一枝獨秀”的背后都蘊藏了哪些奧秘?
具有相對的房價優(yōu)勢
國家統(tǒng)計局城市司首席統(tǒng)計師繩國慶在解讀2月份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統(tǒng)計數據時提到,隨著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及住房需求進一步釋放,70個大中城市中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(huán)比上漲城市個數繼續(xù)增加,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(huán)比總體上漲,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上漲、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收窄。
相關數據顯示,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廣州、成都、長沙等一二線城市,房地產集體回暖。2月份北京二手房成交15315套,達到了1.5萬套的盈豐線。如果連續(xù)三個月,北京二手房成交量超過1.5萬套,那么,房價上漲就是必然的了。在上海,2月二手房成交量達到1.93萬套,距離2萬套的盈豐線只差700套。3月份預計月度成交量能超過2萬套。
在今年的2月份,成都二手房成交1.91萬套,同比暴增160.43%,創(chuàng)造了單月成交量的歷史新紀錄。作為二線城市,這樣的成交記錄,成都屬實“一枝獨秀”。
成都國際金融中心
近年來,成都在發(fā)展中已經向外界傳達出了很多信息,是古蜀文化發(fā)源地,物產豐富河網縱橫的天府之國,未來也是中國最重要的高新技術產業(yè)基地,商貿中心和交通物流樞紐,占據天時地利人和的發(fā)展利好要素。
早在2010年,成都就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“世界美食之都”稱號,成為首個獲此殊榮的亞洲城市;2014年,GDP突破萬億,擠入“國內GDP萬億俱樂部”;2016年,成為繼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廣州、重慶后,國內第6個國家中心城市;2019年,流入人口排名全國前三;2022年GDP突破2萬億元大關;連續(xù)14年位居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”第1名……
在城市你追我趕的發(fā)展這本復雜的大書里,目錄猶如隱形的游戲關卡,需要通關才能打開。以前,通關并顯現在目錄上的是北上廣深,而今,成都已醒目在列。就樓市而言,和北上廣深相比,成都具有相對的房價優(yōu)勢。均價2萬左右、部分地段可以低到1.6萬,這樣的房價對許多打工人而言,北上廣深留不住,退守成都尋求小確幸就成了第二選擇。
另一方面,量價齊升的背后,樓市調控政策放松或是主因。2022年,成都對樓市松綁的政策微調幾乎貫穿全年,以人才購房、公積金提取、自有住房出租購房資格、多孩購房資格、父母投靠落戶購房資格、二手房帶押過戶等。
業(yè)內專家表示,成都房地產能領跑全國,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促成的,也是其他城市不能復制的。但在這輪房地產復蘇中,它不是一城一地,而是由點及面的。首先是北京和上海新房、二手房交易回暖,緊接著就擴散至深圳、杭州、廣州、成都、武漢、長沙、鄭州、西安等城市。
朝氣蓬勃的超級城市
有人有錢,才能構成一個地方房價穩(wěn)定上漲堅實的基礎。成都就是這樣一個朝氣蓬勃的超級城市。
談及成都房地產繁榮的原因,不得不提的就是成都GDP在2022年首次突破2萬億的成績。2022年,成都在疫情、高溫、限電等多重嚴峻考驗下完成了城市“歷史的一瞬”。
成都市“兩會”上,市政府工作報告對此如是描述:成都“成為全國第一個常住人口突破2100萬人、第3個經濟總量突破2萬億元的副省級城市,邁入超大城市行列,實現了由區(qū)域中心城市到國家中心城市、由西部內陸腹地到國際門戶樞紐、由西部科技中心到服務戰(zhàn)略大后方建設的創(chuàng)新策源地的躍升,連續(xù)14年位居‘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’第1名,新時代成都發(fā)展取得重大成就”。
這意味著,作為我國西部地區(qū)經濟規(guī)模最大、發(fā)展水平最高、創(chuàng)新能力最強的超大特大城市之一,成都在跨越2萬億大關后站上了新起點。
川劇變臉
“2萬億的背后,既有量的增長,更有質的提升。在城市能級進階的過程中,從經濟主體活力到城市治理能力,都同步實現了提升,這為推動區(qū)域經濟高質量發(fā)展打下了良好基礎,同時也積蓄了強大勢能?!眹行陆洕芯吭簞?chuàng)始院長、新經濟智庫首席研究員朱克力評論說。
在超大城市上臺階的同時,成都也彰顯了作為省會城市的首位度。2022年,成都全年GDP占四川全省總量超過36%。在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濟圈建設中,成都極核作用也愈發(fā)凸顯。
相關報道提到,2022年,成都新增15家上市公司,IPO數量僅次于北京、上海、深圳和蘇州,與杭州、廣州并列全國第五,中西部第一。IPO本身就是財富盛宴,能夠讓大一批人率先致富。那些身處于IPO風口上的打工人,也能一起享受到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紅利。
同時,人口虹吸效應在成都的發(fā)展歷程中,也有獨特的體現,而這也是成都房價能領跑全國最根本的推動力。
在過去10年里,成都總人口增長了712萬,增量位居全國第一。這些人口絕大部分都來源于四川省內的其他中小城市。當四川省人口大量向成都聚集后,成都就變成了一座超級城市。與之對應的是,其他城市的產業(yè)、人才、財富全都一起流向了成都。
陜西省統(tǒng)計局二級調研員郭秦川表示,人的流動性在自然的自身選擇去向上,做了理性的經濟選擇和區(qū)位選擇,人口的流動本質上是市場配置資源的結果,可以說這一變化也是“人們用腳為經濟區(qū)域發(fā)展投了選擇票”,與其發(fā)達的產業(yè)、雄厚的經濟實力有密切關系。
網紅城市的氣質與潛力
一位地產從業(yè)者曾表示:“要在成都買房,想要找到適合的房子,或者未來有潛力的房子,必須跟著規(guī)劃走?!?/p>
成都從“休閑之都”“西部內陸腹地”到“國家中心城市”“國際門戶樞紐”的發(fā)展歷程,是規(guī)劃先行和城市營銷成功的最佳例證。
生態(tài)旅游熱潮在成都逐漸興起
作為網紅城市的“鼻祖”,“網紅經濟”由成都掀起,并帶來了超額收益。這幾年,隨著社交平臺興盛,興起了不少網紅城市。有靠新興產業(yè)打響名頭的杭州、長沙,有靠大唐文化火出圈的西安,也有靠網絡梗小火一下的“宇宙中心”曹縣、“可汗小國”通遼。但似乎都無法撼動“網紅城市”成都的地位,儼然已經從“有趣的旅游城市”變成“最想定居的城市”。
分析成都的網紅之路,離不開成都市人民政府近20年來的定位與堅持,除了成都與生俱來的美景與美食、資源與稟賦,更多的是成都早已居安思危、銳意進取的走心和務實。
早年間,在中國,東部遍地都是拿得出手的明星城市,西部卻沒有一個拿得出手的城市。站在全國的戰(zhàn)略高度上,東部城市做得再好,也是“錦上添花”,西部城市若能一鳴驚人,那才是“雪中送炭”。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,成都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,它希望自己不僅是四川省的成都,更是西部的成都,中國的成都。
在這樣的考量和定位下,成都從城市情懷入手,找尋自己的靈魂。如果說,北京的靈魂是包容,上海的靈魂是時尚,深圳的靈魂是創(chuàng)新,那么成都最大的特點就是休閑。
當每座城市都在GDP的洪流中前進,當每個人都在飛漲的房價中負重前行,當許多人已經忘記了生活的初心時,成都以從容愜意的姿態(tài),踐行著上海世博會的那句話——城市,讓生活更美好。直到今天,2003年張藝謀的城市宣傳片中那句“成都,一座來了就不想離開的城市”,依舊是出鏡最高的宣傳語。
立足當前,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將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濟圈建設列入國家區(qū)域發(fā)展重大戰(zhàn)略,四川省委明確支持成都加快建設“四中心一樞紐一名城”,發(fā)展可謂潛力十足。
在“內卷”嚴重的當下,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尋找一個屬于自己的城市,適應它的環(huán)境,與城市共同前進,這可能是這個時代里普通人,實現市井雄心最直接的方式,也是一個城市未來發(fā)展的最大動力。
在過去3年里,許多人抑制了自己的購房需求,而今年,中央定了5%的經濟增長目標,經濟復蘇已經形成國民共識。業(yè)內專家表示,“等到明年,房價是極有可能上漲的。當然,這一切僅限于一二線城市?!备鶕拙友芯吭喊l(fā)布的3月份全國50城新房交易數據,3月份交易數據繼續(xù)拉升。預計今年一季度全國房屋交易數據將正式由負轉正,這是樓市復蘇的最大標志。
一位房企營銷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:“今年將是換手率放大的市場,但在價格尚未企穩(wěn)前,難言市場的全面回暖。”在“成都房價增幅全國第一”的話題下,有不少網友調侃,就像姜文在電影中的臺詞“讓子彈飛一會兒”,樓市也是一樣,也有網友對此表示無奈,“每一座剛被夸宜居的城市接下來的命運就是房價無盡地上漲”。(文/《絲路文明》李惠茹 圖/景凡)
特別聲明
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并發(fā)布,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,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,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(fā)布平臺。
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(xié)議丨 廣告服務
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