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                數字報系

                移動端
      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西藏新聞網 > 山南

                措美縣哲古鎮(zhèn):雅拉香布雪山腳下的“伊甸園”

                2015年09月11日 10:31    來源:中國西藏新聞網    記者 王曉莉 吳冰 張曉明 李文健 劉玉璟
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: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3.jpg

                扎扎村的群眾身著扎扎服飾,在草原上盡情歌唱、跳舞。 記者 劉玉璟 攝

                苦難的記憶刻骨銘心,幸福的生活甘甜沁心

                扎扎村的群眾身著扎扎服飾,在草原上盡情歌唱、跳舞。本報記者 劉玉璟 攝

                在這片廣袤無垠的哲古草原上,繁衍著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藏野驢、黑頸鶴以及黃羊、巖羊、野兔、雕、黃鴨、貝母雞等多種保護動物,其中以藏野驢最為常見。

                這里還有雪山的巍峨壯麗,隨四時更疊和陰晴變化,云霧纏裹,乍隱乍現(xiàn),似“猶抱琵琶半遮面”的美女神態(tài)……

                我們眼睛里看到的都是天堂一般的美景:湖水與藍天相接,像一顆美麗璀璨的藍寶石,成群的野鴨、灰雁在湖中追逐嬉戲和撲水飛翔;成群的藏野驢被汽車驚擾后,在遼闊的草原上飛奔;青山匍匐在遠處,綠色的草原一望無際,大群的牦牛、綿羊和各種野生動物點綴其間。

                草原上,還隨處散落著牧民們的花彩帳篷。陪同我們采訪的措美縣縣委書記馬玉宏告訴我們,哲古鎮(zhèn)依托哲古湖和哲古牧人節(jié)等旅游資源,積極提高旅游知名度,打 造旅游品牌。“這些帳篷都是用來接待游客使用的,僅僅靠旅游這一項收入,為提供旅游服務的牧民家庭就能帶來一年10萬元左右的收入?!?/p>

                如今依靠著黨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,勤勞的哲古牧人的生活日漸富裕??稍谶^去,苦難的記憶讓哲古居委會62歲的主任赤列仍然刻骨銘心。

                “解放前,我們一家6口人生活在一間沒有窗戶的土坯屋里,過著衣不蔽體、食不果腹的生活。”說起舊社會的苦,赤列至今還歷歷在目。

                當然,赤列也永遠不會忘記那個改變自己命運的時刻:“1965年,西藏自治區(qū)成立,中央政府把幫助西藏發(fā)展經濟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、改變貧窮落后面貌放在首位,制定了一系列特殊優(yōu)惠政策,推動經濟建設,從我們今天牧人們的生產生活上就能感受到翻天覆地的變化。”

                赤列從1992年開始,入列哲古鎮(zhèn)居委會班子。采訪中,他激動地告訴我們,他切身地感受到這片草原的變化。“我在草原生活了一輩子,如今哲古草原的草場比過去長得好,這都是黨的政策好啊,幫助我們馬背上的民族解決了草畜矛盾與生態(tài)壓力。”

                一旁的馬玉宏告訴我們,赤列所說的政策是指2011年,為了徹底改善草原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,構建生態(tài)安全屏障,中央每年投入20億元,對草原禁牧、牧區(qū)牧草品種和牲畜品種改良等實行獎勵補貼。

                人民生活不斷改善,生活質量不斷提高。通過50年的發(fā)展,牧人們安居樂業(yè),一心致富,不斷邁著自己的步伐,追趕著小康生活。

                苦難的記憶刻骨銘心,幸福的生活甘甜沁心。當年背負封建農奴制枷鎖的西藏,在短短幾十年時間里一躍跨入現(xiàn)代文明社會。

                讓草原更綠牧民更富

                哲古,藏語意為“彎刀”,以其所鄰近湖的形狀而命名。這里草原總面積達323萬畝,是一片水草豐美的天然牧場。

                但這里地處高寒,自然災害頻繁,加之基礎設施嚴重滯后,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極為脆弱,環(huán)境保護顯得尤為重要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曾經這里堆積了五、六十年的生活垃圾?!瘪R玉宏說。想象著眼前這片如畫的草原曾經鋪滿了各種垃圾,我們紛紛皺緊了眉頭。

                但堆積了那么多年的垃圾,為什么現(xiàn)在卻絲毫不見其蹤影呢?

                原來,在縣委、縣政府,鄉(xiāng)黨委、政府的帶領下,每周、每一位黨員都肩負起撿拾垃圾的責任,成為了這片草原上的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我們利用各類集中宣傳活動,通過橫幅標語、發(fā)放宣傳資料、入戶講解、圖片展等多種形式,大力開展環(huán)境整治工作,從思想上改變群眾落后的思想觀念?!?/p>

                兩年來,黨員以身作則,對哲古湖周邊、溫泉、公路兩側進行集中垃圾清掃5000余次,清理垃圾100余噸,投入資金20多萬。

                “這是我們牧人的草原,是我們的家鄉(xiāng),沒了草原也就沒了家,保護草原應該是我們每一個牧人的義務啊?!闭芄拍寥松钍苡|動。

                不久之后,每個牧人家庭里都多出了幾口麻袋和幾個鉗子。他們也養(yǎng)成了一個好習慣,走到哪里,都不忘低著頭,看見垃圾就彎下腰身撿拾起來。

                如今,哲古鎮(zhèn)先后成立了幾支有責任心的環(huán)衛(wèi)隊伍,還明確了責任片區(qū)和責任人,并實行門前“三包”制度等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此外,先后采取的禁牧、輪牧、休牧等措施,在一定程度上對保護和改善脆弱的生態(tài)環(huán)境起到了積極作用?!瘪R玉宏如是說,特別是近兩年來,自治區(qū)實施草補工作以來,對環(huán)境保護起到了積極的助推作用,群眾自愿減少放養(yǎng)牲畜的做法,為減輕草原承載壓力起到了明顯的積極作用。

                如今,在哲古鎮(zhèn)抬頭可見曼妙的雅拉香布雪山,低頭便是風吹草低見牛羊,湖水映照藍天白云,野生動物也都隨處可見。

                這里的草更綠了,想必牧人的生活在不久的將來也會更加富裕吧。

                傳承歷史文化的非遺服飾

                哲古鎮(zhèn)通往縣城的50公里柏油路三年前已修通,記者乘車從鎮(zhèn)上趕往扎扎村,一路平坦,沿線美麗風光盡收眼底。村民感慨,以前去一趟鎮(zhèn)上要走3個多小時山路,現(xiàn)在坐車不到1個小時就到了,再也不必走泥路、土路。

                2012年,哲古鎮(zhèn)“村村通”工程已基本完成,“硬化路”已覆蓋全鎮(zhèn)。

                想來,我們即將慕名探訪的“扎扎非遺服飾”,便是因為路途不再遙遠,而被人盡所知。

                來到扎扎村,我們見到了一群身著獨具特色的扎扎服飾的年輕姑娘,她們正在草原上舞蹈、歌唱。

                扎扎服飾是措美縣哲古鎮(zhèn)扎扎村的服飾,扎扎服飾從顏色上分三種:條紋藏裙、深藍藏裙和花紋藏裙;根據季節(jié)分兩種:春夏裝與秋冬裝;根據配飾分為五種:賈嵚彩靴、胸飾、圍裙、頸飾和腰飾。

                扎扎服飾最為獨特的是扎扎婦女把花氆氌裝反著穿,婦女頭戴氆氆條紋無頂小帽,外套染色印花氆氆無袖長筒外套,內穿長袖氆氆藏袍。

                這當中,還有一個久遠而美麗的傳說。

                相傳,有一次文成公主到扎扎草原后,牧民們載歌載舞,爭先恐后地向公主敬酒,草原頓時變成了歡樂的海洋。牧民們與公主連續(xù)喝了3天3夜,少女們圍著公主喝得大醉,敬酒的把酒灑在公主的肩上,公主的頭發(fā)也被弄散,立即變成了像編了66條辮子的發(fā)式。

                松贊干布處理完拉薩的各項事務回到山南,得知文成公主在扎扎草原,隨即趕到。公主聞訊大喜,來不及整理頭發(fā),情急之下沒注意反穿了氆氌,去迎接松贊干布。

                扎扎婦女看到后覺得十分好看,便紛紛效仿。這就是一直沿襲到今天的扎扎服飾。

                在扎扎村非遺服飾展示廳,我們有幸見到了制作扎扎服飾和扎扎“甲黔”彩靴的非遺傳承人——45歲的阿旺單達。他15歲開始向長輩學習制作扎扎服飾,30年 的時間里,他將扎染、編織、裁縫、制作內襯,以及制作中所需天然顏料的制作方法等繁雜的每一道制作工序,都掌握得精益求精。

                “一套扎扎女裝售價達到5000元?!卑⑼鷨芜_告訴我們,在縣、鄉(xiāng)兩級黨委、政府的全力支持和努力下,扎扎服飾被評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。

                “我為我有這樣一門手藝感到自豪?!睂τ诎⑼鷨芜_來說,這一套服裝能為他帶來多少經濟收入,他并不是特別在乎。他目前的主要打算,就是將這門手藝傳承出去。他認為一個民族的優(yōu)秀文化,是值得保留、傳承,值得被世界所知和認可的。

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劉金鵬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(xié)議廣告服務

              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(xié)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          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          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
                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,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,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,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