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                數字報系

                移動端
      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中國西藏新聞網 > 新聞

                奮斗百年路 啟航新征程丨“群眾首創(chuàng)”再闖全面小康新路——我國農村改革發(fā)源地之一的廣漢故事

                2021年03月31日 10:11    來源:新華社    記者 謝佼
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: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新華社成都3月30日電題:“群眾首創(chuàng)”再闖全面小康新路——我國農村改革發(fā)源地之一的廣漢故事

                四川省德陽市廣漢市是我國農村改革發(fā)源地之一。

                在不斷探索改革發(fā)展的路上,這里的現代農業(yè)方興未艾,現代產業(yè)不停落子,保持著銳意進取的力度。

                且看今天全面小康的廣漢試驗田中,哪些枝蕊在競相吐艷?

                從田埂開始解放自己

                “一個字,餓!”71歲的廣漢市金魚鎮(zhèn)涼水井社區(qū)老漢葉常理說。40多年前,他那時擔任公社會計,說起“大鍋飯”的絕對平均主義搖頭不已,“出工一窩蜂,下田磨洋工。出工不出力,全部餓肚皮!”

                當時農民沒有自主權,種什么怎么種必須聽上面指揮,誤了農時,連續(xù)減產。廣漢自古是天府糧倉,當地農民卻餓得面黃肌瘦、東倒西歪。

                “貧窮不是社會主義啊,當時的村黨支部頂著巨大壓力,召集社員們抓鬮承包公社不管的田埂?!比~常理回憶。

                田埂約一米來寬,能栽點作物。葉常理抓到4塊田埂,栽種黃豆、辣椒。因怕被扣上“資本主義尾巴”的帽子,他起早摸黑偷偷干活,見到熟人不敢說話。

                豆子豐收,他關起門給娃破天荒地推了一次豆腐。兒子葉萬建舔著碗說:“每天吃豆腐該多好!”

                1976年10月,黨中央一舉粉碎了“四人幫”。消息傳來,萬眾歡騰,基層黨委帶領群眾一起改革的膽子大了。

                1977年,廣漢西高公社五大隊二小隊分成3個作業(yè)組,聯產承包,責任到組。制度一改,收成由22萬斤飆升到43萬斤。1978年廣漢縣委在金魚公社啟動生產責任制試點,稻田增產520萬斤!

                1980年,廣漢第一個摘下了人民公社的牌子。

                升級農民和土地的聯系

                從土地承包到鄉(xiāng)鎮(zhèn)企業(yè)興起,再到撤縣設市、建設開發(fā)區(qū),40年來廣漢不斷改革發(fā)展,特別是農民經歷了“土地集中、分散、再集中”,堅持實事求是與時俱進。

                葉常理老漢說,改革開放后興起的“打工潮”,帶動農民務工掙錢,兒子葉萬建就是其中之一,在成都和德陽從事裝修行業(yè),每月收入四五千元。

                務工收入大大超過種田,有的農田就沒人種了,葉常理擔心“沒人種田吃什么?”

                這也是各個村黨支部的擔憂。2012年春節(jié),金魚鎮(zhèn)上岺村黨支部向回鄉(xiāng)能人武代華請賢:“別走了,流轉土地大干一場吧!”

                這一年,走南闖北、見多識廣的武代華已經50歲,“先流轉120畝地試試看”,他琢磨著。當地政府向種糧大戶補貼了種子肥料,當年收獲時一算賬,他凈賺十來萬元!

                “我掙大頭,承包戶每畝拿800元流轉費掙小頭,土地不撂荒,真是皆大歡喜!于是我就逐年擴大規(guī)模?!蔽浯A說,“現在都是一個電話下單,育秧、放水、插秧、管理、收割、烘干、倉儲、銷售等農業(yè)全鏈條,都實現了上門服務,農業(yè)保險和保護價收購兜底,哪個農民不歡喜?”

                土地集中起來,小田變成大田。以金魚鎮(zhèn)為核心,輻射帶動了周邊十萬余畝高產農田。

                “無人機干農活都不稀奇了!”金魚鎮(zhèn)黨委書記王一自豪地說,“農民和土地的聯系升級了,所有權、承包權、經營權三權分置,機器下田勞動,人按股份分紅,還不耽擱務工。我們鎮(zhèn)現有農民存款15.5億元,僅今年前三個月又新增了5千萬元!”

                作為全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縣,廣漢2018年就完成了179個村、2342個村民小組的資產核實,42個村組完成股份量化,發(fā)放股權證7023本。

                依托農村資產的庭院咖啡、民宿、鄉(xiāng)村火鍋等業(yè)態(tài)蓬勃興起,人們聞名而來,風景隨步而轉,村落散于田野,處處小院、竹林、流水……如今的廣漢,新時代農耕文化的示范正在塑形。

                謀劃新時代的前沿

                近年來,黨中央確定了全面創(chuàng)新改革試驗區(qū)、成渝地區(qū)雙城經濟圈等重大決策。廣漢站在四川“成都德陽綿陽”平原區(qū)域腹心位置,肩負重任。

                這里路網稠密,物流發(fā)達,晝夜不息。

                動車從成都東站到廣漢就一站,用時僅18分鐘;緊鄰著成都青白江鐵路港,中歐班列貫穿歐亞大陸;在廣漢工業(yè)集中發(fā)展區(qū)的京東園區(qū)亞洲一號倉,一期項目尚未全部投運,就日發(fā)出6萬個包裹……

                這里科技靈動,人心奮發(fā),努力爭先。

                “廣漢造”陸地石油鉆機出口規(guī)模位居國內前列,一批裝備企業(yè)為國產大飛機配套;“廣漢造”糧油打響品牌,更躋身火鍋用油的高端;一批專家大院深入農家,把論文寫在稻田上;養(yǎng)豬場采用“豬臉識別”的智能系統,保險公司遠程一鍵點數、一鍵參保……

                這里面向未來,謀劃前沿,緊抓機遇。

                走進位于廣漢的中國民航飛行學院,一個個精壯小伙正在滾輪上訓練。“我們由航空大國邁向航空強國,必須拓展低空通航、航空氣象、航空維修等高端業(yè)態(tài)!”中國民航飛行學院宣傳部部長楊德貴說,航空業(yè)作為開放的前沿,已做好相關學科準備……

                東風有信,春潮已至。尊重實際、遵循規(guī)律的改革活力在廣漢久久為功,正不斷喚起人們勤勞的腳步,向著幸福追尋。

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朱杉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相關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協議廣告服務

              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          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          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
                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,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,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,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