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人綽號清教徒。吸煙、喝酒、品茶,不會;撲克、象棋、麻將,不懂。綽號歸綽號,畢竟凡夫俗子一個,脫離不了俗人俗氣。忘記了自哪年哪月始,染上了垂釣的陋習,且一發(fā)而不可收,到了西藏,也未曾收斂,甚至更加發(fā)揚光大。
西藏寂寞,業(yè)余課后,假日禮拜,百無聊賴,時光難耐。雖然群山無窮,任人攀爬,絕無內地掏錢買門票之煩惱,卻因氧氣只有家鄉(xiāng)的一半,讓人一步三喘,嘗試過幾次之后,便只得面對喜馬拉雅群峰,仰面興嘆,望而卻步。“仁者愛山,智者樂水”,先哲的思想放之四海而皆準,無可奈何于山,則可以衷情于水。
西藏是山的王國,也是水的世界。江河縱橫,湖泊遍布,大澗小溪,舉步便是。藏族同胞講究眾生平等,從不加害于生靈,水里魚兒多得浩浩蕩蕩,對于我這釣癡來說,那是難以抑制的誘惑。著名的薩迦寺后面,大象山下,有一條河,名曰仲曲,那里成了我的西藏磻溪。河邊隨便翻起水邊一塊碎石,下面就爬附著五六只蟋蟀似的白色水蟲,那是絕佳的天然魚餌,釣鉤甩到水中,勾魂似的,魚兒們爭相上鉤?!拔魅角鞍橈w,桃花流水鱖魚肥。青箬笠,綠蓑衣,斜風細雨不須歸。”眼前白鷺淺翔,頭上好鳥鳴唱,雖無桃花盛開,卻有柳蔭崢嶸,和風細雨,魚漂沉浮,一坐一天,怡然自得,渾然忘返,何等的愜意?
那次,我坐在仲曲河小橋下,掛餌甩鉤,起桿摘魚,全神貫注。忽然一條大魚上鉤,急忙挑竿,慌亂中,魚鉤掛破了盛魚的塑料袋,水從里面一瀉而出。高原干燥,沒有水,魚會很快死去的。想另找只塑料袋,可談何容易,其時薩迦全城幾乎沒有商品交易,所以也就沒有丟棄的塑料袋子;轉而想找截線頭,可西藏地廣人稀,無處找尋。我手捏塑料袋破口,團團亂轉,不知所措,很是狼狽?!案窭?,我來!”一聲柔和的女低音,將我從呆癡中驚醒,猛一回頭,一位藏族阿佳(大姐)站在我背后。她身背一捆雜草,顯然是從青稞地拔草回家路過此處。我立即驚慌失措,陷入窘迫之中——因為我聽說過藏族同胞反對吃魚。我悔恨自己這次鬼使神差地離開了往常那僻靜無人的垂釣之處,犯了藏家禁忌,現在被人逮個正著,恐怕是得吃不了兜著走了。正在我傻楞楞地準備著劈頭閃電霹靂時,想不到迎面卻是一抹美麗彩虹。那位大姐放下草捆,伸出右臂,褪下氆氌袍長袖,露出了處處破綻的貼身毛衣——她要干什么?我心里極為雜亂,不懂藏語又詢問不得,只有躲躲閃閃,不知所措??伤男袨樵诔鑫业囊饬?,一下了讓我感動得無以表達:她一手揪住破毛衣,一手扯下一段尺把長的毛線,用不熟練的漢語說:“格拉,來!”彎腰將我手中塑料袋的破洞扎上,“卡里沛(再見)!”欣然一笑,背起草捆,悠然而去。望著她一聳一聳的背影,我想起了朱自清先生的《背影》,感動,真的很感動。違背了人家的規(guī)矩,非但不加以責備,反而還給以熱心幫助!
寬容的民族,純樸的同胞!
關于我們 丨聯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 丨 隱私保護丨 服務協議丨 廣告服務
中國西藏新聞網版權所有,未經協議授權,禁止建立鏡像
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絡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