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熱線 0891-6325020

                數(shù)字報系

                移動端
                您當前的位置:西藏新聞網(wǎng) > 援藏 > 我的援藏時光

                花甲老人馮啟雙:40年在藏經(jīng)歷積淀創(chuàng)作靈感

                2015年05月14日 16:43    來源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    記者 郭祚彬
                分享到: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中國的“歇后語”誕生于公元十一世紀,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,我國雖有二百余部“歇后語”面世,但《西藏歇后語》創(chuàng)作人馮啟雙老先生所創(chuàng)作的歇后語可謂是一部經(jīng)典之作。40多年來,馮啟雙創(chuàng)作出了若干妙語,他說,要留給世人一些精神財富。雖退休多年,但已過花甲之年的馮啟雙也沒閑著,他一邊國內(nèi)外到處旅游,積淀創(chuàng)作的靈感,一邊又創(chuàng)辦了“郫縣老年大學(xué)蜀西文藝俱樂部”,這個滿懷藝術(shù)理想與抱負的老人,在藝術(shù)的道路上不懈追求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馮啟雙在旅游的時候不忘拍攝美景。圖由 馮啟雙 提供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在藏工作40多年 創(chuàng)作出《西藏歇后語》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馮啟雙在西藏工作40多年,現(xiàn)已退休回到四川老家安享晚年,我們只能通過電話采訪他。一提到西藏,一提到“歇后語”,這位63歲的老人話匣子一下就打開了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在電話中,馮啟雙侃侃而談,他介紹說,歇后語是中國人民在生活實踐中創(chuàng)造的一種特殊語言形式。它一般由兩個部分組成,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,像謎面,后半截是解釋、說明,像謎底,十分自然貼切。在一定的語言環(huán)境中,通常說出前半截,“歇”去后半截,就可以領(lǐng)會和猜想出它的本意,所以稱它為歇后語。歇后語產(chǎn)生可是有著很多精彩的故事,一些歇后語可以是歷史人物、故事或地點等等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馮啟雙在西藏工作40多年,西藏得天獨厚的自然風光、人文景觀、淳樸的民風民俗、古樸悠久的歷史文化底蘊以及他在西藏40多年的工作、生活經(jīng)歷,于2009年創(chuàng)作出《西藏歇后語》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。他說,西藏是他的第二故鄉(xiāng),是他創(chuàng)作的源泉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家鄉(xiāng)“展言子” 奠定創(chuàng)作基礎(chǔ)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馮啟雙出生于四川射洪縣,四川人說話愛“展言子”,即說話時講幾句歇后語等。歇后語生動有趣,喻意貼切。地方特別的“言子”,指由某一地方特殊的而又為這一帶人熟知的人、事、物而產(chǎn)生的“言子”,多在“言子”產(chǎn)生的地方流行。如“茶壺里頭裝湯元──有貨倒不出來”、“茶壺頭下掛面──難撈”、“茶鋪頭的龍門陣——想到哪兒說到哪兒”、“癩蛤?qū)毘贼埂獞业醯踹帧薄ⅰ叭毖腊纱蚬贰煌麩o涯(牙)”等等。這些“言子”都特別生動有趣,耳聽目染,為他在西藏創(chuàng)作《西藏歇后語》奠定了基礎(chǔ)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家鄉(xiāng)的熏陶為馮啟雙編寫歇后語奠定了基礎(chǔ),而真正促使其《西藏歇后語》誕生的還是詩人楊從彪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上世紀末,文學(xué)刊物《拉薩河》選刊了馮啟雙自創(chuàng)的歇后語70多條,一經(jīng)刊出,受到許多讀者的青睞。詩人楊從彪發(fā)表文章,高度評價馮啟雙所創(chuàng)作的歇后語的獨創(chuàng)精神和藝術(shù)價值,熱情鼓勵他把獨辟蹊徑的歇后語創(chuàng)作持續(xù)下去,于是才有了如今這本凝聚馮啟雙智慧和心血的《西藏歇后語》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從馮啟雙的《西藏歇后語》里我們看到很多有趣的“歇后語”,如“下雨天不帶帽子——精(經(jīng))靈(淋)”、“老阿媽捏糌粑——真抓實(食)干”、“珠峰頂上作報告——高談闊論”、“牦牛背后揚鞭——吹(催)牛”及他退休后新創(chuàng)作的“珠峰頂上拋乒乓——高俅(球)”、“塵土落定珠峰上——埃及(極)”、“抱雞婆天黑才進屋——晚報(抱)”、“酒駕撞死人——罪(醉)上加罪”、“吃咸蛋吐妙語——有言(鹽)有味”等等,這些歇后語妙趣橫生,特別有鄉(xiāng)土氣息和地域特色,讀后令人忍俊不禁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馮啟雙說,閑暇之余,他的作品能讓大家一睹為快,也是他人生的一大樂事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花甲老人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在藝術(shù)道路上不懈追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說起西藏,馮啟雙說,在西藏工作40多年,西藏就是他的第二故鄉(xiāng),雖已回到四川老家,但對西藏仍是魂牽夢縈,如果身體條件允許,他還想回來看看這個他工作生活了40多年的地方,也是帶給他創(chuàng)作源泉的地方?,F(xiàn)在,馮啟雙已退休在家,按他的話說,也沒閑著,他始終沒有停止創(chuàng)作的腳步。馮啟雙的老年生活可謂多姿多彩,他每年都要到國內(nèi)外旅游多次,他說,在旅途中,可以帶給他創(chuàng)作的靈感。不管到什么地方,數(shù)碼相機、攝像機都是他必不可少的“伙計”。他會把旅途中的所有美麗的景致拍下來進行整理,然后再制作成3D播放。除了國內(nèi)外到處旅游,在旅游中堅持創(chuàng)作“歇后語”,此外,馮啟雙還創(chuàng)辦了在四川也很有影響力的“郫縣老年大學(xué)蜀西文藝俱樂部”,俱樂部集書法作品、詩詞、對聯(lián)等于一體,給文藝、詩詞書畫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展示作品、交流心得的平臺。他說,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,要為后人留下點精神財富,這個滿懷藝術(shù)理想與抱負的老人,繼續(xù)在藝術(shù)的道路上不懈追求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采訪最后,意猶未盡,從始到終,對馮啟雙老先生只有滿懷的敬意。呵呵,馮老先生,我們就只有等“空了吹”哈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馮啟雙的書法作品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馮啟雙的書法作品。

                    馮啟雙的書法作品。

                責任編輯:admin    

                相關(guān)閱讀

                  關(guān)于我們聯(lián)系我們 丨集團招聘丨 法律聲明隱私保護服務(wù)協(xié)議廣告服務(wù)

                  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版權(quán)所有,未經(jīng)協(xié)議授權(quán),禁止建立鏡像

                  制作單位:中國西藏新聞網(wǎng)丨地址:西藏自治區(qū)拉薩市朵森格路36號丨郵政編碼:850000

                  備案號:藏ICP備09000733號丨公安備案:54010202000003號 丨廣電節(jié)目制作許可證:(藏)字第00002號丨 新聞許可證54120170001號丨網(wǎng)絡(luò)視聽許可證2610590號

                  免费无码又爽又刺激少妇喷水,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,国产偷亚洲偷欧美偷精品,精品系列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自拍 欧美 亚洲 免费看国产成年无码av